我不用手機,不覺得被孤立,雖然唸書時,數學都不及格,但也不覺得自卑,但是只要知道與我年齡相近的人懂電腦,就會有挫敗感。
其實早在20年前就接觸電腦了,但是沒有按步就班學習,電腦被我搞瘋了,出現亂碼,我又被主機電了好幾次,嚇得我大叫,從此關機不敢碰。
雖然這二十年來我一直有助理為我作文書處理,但我也渴望用電腦寫作,同時助理無法幫我在臉書做情感交流與回應。
所以,鼓起勇氣,到樹德報名市民學苑,銀髮族學電腦,政府還補助,真是太幸福了。
一開始,老師講課時,我還跟鄰座的同學在聊天,等一下老師要我們操作時,忽然忘了到底要按左鍵,還是右鍵,按一下還是按兩下?出來的畫面完全不同,原來上課要用心聽是真的,後來我很專心,就發現自己其實不笨!
有一天,我們上到「存儲單位」,1Byte=1個英文字母,2Byte=1個中文字母,1024KB=1MB,1024MB=1GB,1024GB=1TB,換言之,1KB是512個中文字,如果我買一個8G的隨身碟,我可以儲存 8×512×1024×1024總數的字,我一輩子也寫不完這麼多字,頓時,我對電腦肅然起敬。
想到佛法談到三千大千世界,我們住在地球,是為一小世界,一千個地球及人類是為一個中千世界,一千個中千世界,為一大千世界,所以宇宙中有三千大千世界,有多浩翰。
一個按鈕,進入一世界,以前我看別人的網站,怎麼有那麼多漂亮圖片,上課時,老師教我們去Google看圖片,哇!太棒了,這麼多漂亮的圖,我興奮得不得了,回家就告訴我孫女兒,她一臉不屑地說:「這個大家都知道!」
三十年前王溢嘉寫過一篇「失去的暴龍與青蛙」,提到人類永遠無法瞭解事物的真相,因為我們了解事物的方法,限制了我們瞭解的內涵。
例如,莫奈喜歡畫一家天主教堂,某人可能認為──我知道那間教堂,我看過圖片,但是他不會知道,莫奈每次去,光線不同,心境不同,關注事物的洞察力也不斷改變,那間敎堂對他而言,每一次意義都不同。看到圖片和真正的臨場感,還是有距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