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8年,我寫了一篇談兩性的文章──「愛情食物鏈」。
內容談到傳統男性吃定傳統女性,新女性不甩傳統男性,但是陽剛特質強的新女性,容易被陰柔特質強的新男性所吸引。
胭脂馬遇到關老爺,惡馬惡人騎,有時候也會成就好姻緣,可是在于美人事件中,我卻有不同的感受。一開始看到標題:于美人泣訴家暴,把我嚇了一跳,衝突的原因是岳母說了不該說的話,按下引爆的按鈕,一般引發家暴的案例,都是其中一方說了不該說的話而爆發衝突!
後來陸續看了報導才明白,離婚早已預謀甚久,男方被停了附卡,車子被收回,甚至早已分房。我還真是有點感觸,不管是男人或女人,愛情食物鏈中經濟弱勢的一方在婚變時,際遇跟糟糠妻沒有兩樣,信用卡附卡被停,所有婚姻中的附加價值一樣一樣被迫減少。
家庭主婦像個備胎,夫家有人住院或兼職忙碌,她都要隨時補位,無時無刻支援,現在我們看到James也一樣。
為什麼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的女人就被肯定;而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那個男人就該被棄如敝屣?
一切終歸是要和解的,但是,掌握媒體發言權,與生命中真正的和解無關,當年的恩愛是因緣,現在的事業也是因緣,有緣起就有緣滅,當繁華落盡、午夜夢迴時,才會找到自己內心的慈悲吧!
愛情食物鏈
90年代好萊塢製片有兩種傾向大為賣座,一種走新女性路線,探討新女性的工作、愛情及生活,另一種是新男性電影,這些新男性是個性分明的硬漢;他們也許靠粗工過活,卻有高品味;不理世俗繁文縟節,卻堅守正義公理;外表邋遢,內心卻正直崇高,不畏懼向新女性示愛,瓦解了新女性的城牆。
兩性之間是很微妙的,當社會風潮造就了一批新族群後,就會產生另一種新的角色特質及情愛模式。
在傳統社會,女性的美德被詮釋為溫柔、體貼、善解人意的純女性氣質。基本上,這些美德絕對是被肯定的,但是,由於女性沒有經濟自主能力,養家活口的是男人,妻子的服務被漠視,認為理所當然,不能得到平等互愛的回饋,單方面的屈卑溫柔,形成曲意逢迎的姿態,對女性造成難以掙脫的世俗制約。多少上一代的婦女,活在不被愛的婚姻中暗自怨懟,還是得做出幸福的假相。
男性大多殘留原始時代的打獵經驗,認為婚姻是獵物追逐的完成儀式,疏於婚後的經營。然而,這一代的婦女,受了平等教育,本身有謀生能力,不能忍受成為家中的活傢俱,並且醒悟溫柔體貼不再是精神侏儒的被愛良方,急於追求自我。
少數新女性異軍突起,為了在男性社會佔一席之地,她們力爭上游,成為百煉精鋼,既不仰人鼻息,又不百依百順,更不以婚姻來交換長期飯票,使得傳統男性束手無策,以矛盾抗拒的心情,看著這群剽悍的女性在就業市場上,和他們爭地盤。
在男性價值體系中,外表的形象重於內心的滿足,權位的追求又重於真情的慰藉,所以,新女性若採用男性的規則和價值模式生存,她們也將遭受到輝煌成就後的孤寂感。
於是,就在傳統男性和新女性彼此都不吃對方那一套的冷戰膠著中,新男性順勢產生,以他們自然流露的精神本色瓦解新女性,將百煉精鋼化為繞指柔。
從傳統女性與傳統男性的極端化性格,到目前所出現具有陽剛特質的女性及陰柔特質的男性,可以看出兩性在變遷的趨勢下,潛移默化地調整了自己的角色形象。
情愛的觸動不是征服,但卻極像自然生態的食物鏈,就好比蝴蝶愛採花蜜,蜻蜓愛吃蝴蝶,一環一環地扣合得相當緊湊,讓彼此的互補在供需原理中取得和諧。除非是遇到戰爭,使男性大量傷亡,或一胎化政策,使男性比例驟增,否則只要是一個可愛的人,都能在他的情愛模式中找到對手。
好萊塢男性電影的叫座,反映出男性在面臨新女性的壓力中,所憧憬的自我形象。雖然尚未傳達出真正兼具陽剛陰柔的新男性特質,但至少證實:女性在經濟自主之後,可解除男性養家的傳統壓力,而且,內心崇高的好漢,不必事業有成,仍能獲得新女性的青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