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個覺悟:超越社會意識來看歷史之一
上古時期,埃及人相信死後有來生,
金字塔及木乃伊,是為了永恆的生命而保留。
希臘的古典美,用神話紀錄生命;
羅馬競技場則用武力來記錄。
表現方法不同,但神都在他們心中。
中古世紀的歐洲,神職人員地位崇高,
他們在精神上主導著王室與人民。
後來教廷逐漸腐敗,
到了十四、十五世紀,
開始有聲音要求斷絕和教廷的關係,
終止神職人員對民眾心靈的操控。
王室逐漸奪回主權,此時華麗的巴洛克建築興起。

法國大革命後人權高漲,
人民出來抗爭、君王體制被推翻,
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。
一開始是主教萬歲,接著是國王萬歲,
鐘擺要回到中間以前,勢必要偏左,
所以,最後民眾喊的口號是〝人民萬歲〞。
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建立機械宇宙觀,
催迫人們創造;
為了生產而生產,為了消費而消費,
人們在物質享受中得到回報,強化世俗安全感。
一心投入經濟成長的追求,
左腦愈是盤算,就像齒輪加速轉動,
右腦的荒蕪就愈令人感到空乏。
從神權、君權、到人權,
在亂世中一切都很無常,
人被迫要支撐自己的生命,沒有神可以依賴,
失去與內在神性的連結。